冰镇的,好看的,精酿的啤酒,再加一帮知心的损友,怎样夏日喧嚣都会消融,迷醉,在一杯杯细腻的泡沫里,在一口口清爽的果香中……
没有精酿啤酒的夏天不值得过
说来有点惭愧,我的杯精酿啤酒是因为它的瓶子实在好看。小酒馆里一整面墙的透明冰箱里,数不清的啤酒,满满的都是些个性十足的棕色小瓶子。真是震撼,还有点兴奋,就像是小时候进了糖果屋不知道怎么选一样,看着五花八门的酒标和 logo ,根本无从下手。
没有精酿啤酒的夏天不值得过
没有精酿啤酒的夏天不值得过
图片来自于网络
于是就老规矩,选了颜值的,我的想法是既然包装都可以设计的这么用心,那味道肯定不会差。果然,风味一如它的包装,十分的清新可爱,带着点柑橘水果味,泡沫也十分细腻柔软,颜色是淡淡的金黄,略微有些浑浊,雾蒙蒙、轻飘飘的感觉……
在那次愉快的赏味之后,我对啤酒的看法就被彻底的颠覆了。原来啤酒也可以这么有个性,有风情,要是再搭配上相应的酒杯,甚至还带着几分优雅的精致。
没有精酿啤酒的夏天不值得过
没有精酿啤酒的夏天不值得过
所以,没错,到了这里,我编辑的职业病就又犯了。开始各种找资料,想要弄明白这个精酿啤酒到底是何方神圣。在我的认知里,啤酒一直以来的传统都是在欧洲,是传教士们的神奇之水。但是,精酿啤酒的概念却是美国人玩出来,在他们酿酒师协会( Brewers Association )的官方定义里,精酿啤酒需要满足三个条件:
1 | 小众 —— 年产量不超过 600 万桶(本土销量约 3% );
2 | 独立 —— 精酿酒厂持股比例不得低于 75% ;
3 | 传统 —— 啤酒中的香气来自传统或创新的原料或在发酵过程中产生,调味麦芽饮料( FMBs )不被认为是啤酒。
简单来说,就是在精酿啤酒里的世界里,独立的小酒厂和酿酒师才是主导,才是风味的。那么,在几千家的酒厂中,究竟有哪些流派?哪些更有代表性呢?还有一开始让我眼花缭乱的酒标,它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呢?